熱鍍鋅方矩管的允許偏差主要涉及尺寸精度、鍍鋅層質量、表面質量及外形偏差四大類,具體標準需結合中國標準(如GB/T 30912015、GB/T 67282017)及行業通用規范。以下是核心內容的詳細解析:
一、尺寸精度偏差
1. 截面尺寸公差
邊長/長寬偏差:
根據GB/T 67282017《結構用冷彎空心型鋼》,方矩管的邊長或長寬允許偏差通常為 ±1.0mm(中小規格)至 ±4.5mm(大規格)。例如:
邊長≤200mm的方管,偏差為±1.0mm;
長邊H=600mm、短邊B=400mm的矩形管,偏差為±4.0mm。
若執行GB/T 30912015《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》,則未明確規定截面尺寸公差,需參考行業通用標準或供需雙方協議。
壁厚偏差:
當壁厚 t ≤10mm 時,允許偏差為 ±10%t(如t=5mm時,允許范圍4.55.5mm);
當壁厚 t>10mm 時,允許偏差為 ±8%t(如t=12mm時,允許范圍11.0412.96mm)。
注意:彎角及焊縫區域的壁厚偏差不在此范圍內,因成型工藝可能導致局部增厚。
2. 長度偏差
定尺長度:通常允許偏差為 +50mm(如要求6000mm時,實際長度可為60006050mm);
非定尺長度:允許交付不小于2000mm的短尺產品,但其重量占比不得超過總交貨量的5%(理論重量>20kg/m時,比例放寬至10%)。
二、鍍鋅層質量偏差
1. 鋅層厚度
平均厚度:根據GB/T 139122020《金屬覆蓋層 熱浸鍍鋅層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》,熱鍍鋅層平均厚度應 ≥85μm(適用于厚度≥6mm的鋼鐵制件),局部厚度最小值 ≥70μm。
若以單位面積重量表示,85μm厚度對應鋅層重量約 615g/m2(鋅密度7.14g/cm3),但實際生產中常見鋅層重量為 300500g/m2(對應厚度約4270μm)。
特殊場景(如海洋環境)可能要求鋅層重量≥600g/m2(約84μm)。
2. 均勻性與附著力
均勻性:通過硫酸銅浸漬試驗檢驗,試樣在硫酸銅溶液中浸漬≥4次后無露鐵現象;
附著力:采用劃格法(1mm間距)測試,鋅層無剝離;或通過彎曲試驗(芯軸直徑=3倍壁厚),鍍層無開裂、脫落。
三、表面質量要求
1. 外觀缺陷限制
漏鍍:不允許存在影響防腐性能的漏鍍區域,局部輕微漏鍍總面積不得超過制件表面積的 0.5%;
鋅瘤與鋅灰:主要表面(如安裝接觸面)不得有尖銳鋅瘤(可能劃傷其他部件),次要表面允許存在少量不超過1mm的鋅瘤(每米≤3處);
粗糙度:鍍鋅層表面粗糙度 Ra≤12.5μm,允許存在輕微的灰暗色或色彩不均勻。
2. 焊縫質量
焊縫表面應光滑,無裂紋、氣孔、夾渣等缺陷,咬邊深度≤0.5mm,連續咬邊長度≤100mm,且總長度≤焊縫全長的10%;
焊縫余高≤3mm,錯邊量≤壁厚的10%且≤2mm。
四、外形偏差
1. 彎曲度與直線度
彎曲度:每米彎曲度≤2mm,總彎曲度≤總長度的 0.2%(如6米長的方矩管,總彎曲度≤12mm);
直線度:部分高端應用(如機械結構)要求直線度≤1mm/m。
2. 對角線差
方矩管的兩條對角線長度之差應≤邊長或長邊的 0.5%(如邊長200mm的方管,對角線差≤1mm)。
3. 角度偏差
矩形管的內角應為90°,允許偏差為 ±1.5°;
方管的四個角應規整,圓角半徑R通常為 13倍壁厚(具體需符合設計要求)。
五、執行標準與驗收建議
1. 核心標準:
尺寸與外形:GB/T 67282017(結構用)或GB/T 30912015(流體輸送用);
鍍鋅層:GB/T 139122020;
焊縫質量:GB/T 127772019(焊接鋼管)。
2. 驗收注意事項:
尺寸測量:使用卡尺或千分尺測量截面尺寸及壁厚,每根管材至少測量3處;
鋅層檢測:采用磁性測厚儀抽檢鍍層厚度,每批次抽檢≥5%的產品;
表面檢查:目視觀察表面缺陷,重點關注焊縫及彎角區域。
3. 特殊要求:
若用于高精度工程(如橋梁、高層建筑),建議在合同中明確更高的偏差要求(如直線度≤1mm/m、鋅層重量≥600g/m2),并要求提供第三方檢測報告。
總結
熱鍍鋅方矩管的允許偏差需綜合考慮使用場景、標準要求及供需協議。常規工程中,尺寸偏差以GB/T 67282017和GB/T 30912015為準,鍍鋅層厚度需滿足GB/T 139122020,表面及外形偏差需符合行業通用規范。采購時建議優先選擇符合標準的產品,并通過抽檢驗證關鍵指標,以確保工程質量與安全性。
上一篇:鍍鋅方矩管使用方法 | 下一篇:鍍鋅鋼管米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