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鍍鋅方管現場驗收需圍繞鍍鋅層質量、管材本身規格、外觀缺陷三大核心維度展開,需嚴格對照標準《GB/T 13912-2022 金屬覆蓋層 鋼鐵制件熱浸鍍鋅層 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》執行。
1. 鍍鋅層核心質量驗收
鍍鋅層是防腐關鍵,驗收需重點檢查厚度、附著力、均勻性,可借助簡易工具現場檢測。
鍍層厚度檢測
1. 使用磁性測厚儀(需提前校準),在方管的每個面隨機選取3-5個檢測點。
2. 不同壁厚方管的鍍層厚度需滿足標準:壁厚≥6mm時,平均厚度≥85μm;壁厚<6mm時,平均厚度≥65μm,且單個點zui小厚度不低于平均厚度的85%。
3. 若無測厚儀,可通過“鋅層重量法”估算(需取樣),要求單位面積鋅層重量≥610g/㎡(對應厚度約85μm)。
鍍層附著力檢測
1. 現場可采用“劃格試驗”:用鋒利刀片在鍍鋅層表面劃1mm×1mm的方格(深度需穿透鋅層至鋼材基體),劃格后用膠帶粘貼并快速撕下,膠帶表面不得有鋅層脫落。
2. 輕敲方管表面(用小鐵錘),鋅層不得出現起皮、剝落現象,敲擊聲音應清脆無悶響。
鍍層均勻性檢測
1. 目視檢查方管內外壁、焊縫處、邊角位置,鋅層需連續覆蓋,不得有漏鍍(局部無鋅層、露出黑鐵)、黑斑(未完全鍍鋅的氧化區)。
2. 允許存在輕微的“鋅瘤”(局部鋅層堆積),但高度不得超過3mm,且需分布均勻,不影響后續安裝對接。
2. 管材規格與尺寸偏差驗收
需核對實際尺寸與訂單要求是否一致,避免影響安裝適配性。
截面尺寸檢測
1. 用卷尺或卡尺測量方管的邊長(如50×50mm、100×50mm),每根管材隨機測量3個截面,偏差需滿足:邊長≤100mm時,允許±0.5mm;邊長>100mm時,允許±0.8mm。
2. 測量對角線長度,同一截面的兩條對角線偏差不得超過1mm,避免管材出現“菱形變形”。
壁厚檢測
1. 用超聲波測厚儀(或卡尺,適用于薄壁管)在方管兩端及中間位置檢測壁厚,每個位置測2個點。
2. 壁厚偏差需符合原管材標準(如GB/T 6728-2017《冷彎型鋼》),允許偏差為±10%(如訂單要求壁厚5mm,實測需在4.5-5.5mm范圍內)。
長度檢測
1. 用卷尺測量管材總長度,偏差需滿足:定尺長度≤6m時,允許±5mm;定尺長度>6m時,允許±10mm,且無明顯彎曲(每米彎曲度≤2mm)。
3. 外觀與表面缺陷驗收
通過目視和簡易工具檢查,排除影響結構安全或外觀的嚴重缺陷。
表面清潔度
1. 表面不得有油污、灰塵、水泥渣等雜物,可擦拭檢查,擦拭后白布無明顯污漬。
2. 允許存在輕微的“鈍化膜色差”(局部顏色略暗),但不得有大面積黃褐色銹斑(說明鋅層已氧化失效)。
結構缺陷排查
1. 檢查方管是否有裂縫、凹陷:用目視或手摸,不得有穿透性裂縫(可通過注水試驗檢測,若用于流體輸送),局部凹陷深度不得超過邊長的5%(如50mm邊長,凹陷≤2.5mm)。
2. 檢查端口平整度:端口需切割整齊,無毛刺、飛邊,傾斜度(端口與管壁的垂直度)不得超過1°,避免對接時出現縫隙。
4. 資料與標識驗收
現場需核對隨貨資料,確保產品可追溯,避免錯收或接收不合格品。
資料核對
1. 要求供應商提供“產品質量證明書”,需包含:生產廠家名稱、材質(如Q235B、Q345B)、鍍鋅批次、鍍層厚度檢測報告、力學性能(抗拉強度、屈服強度)檢測數據,且加蓋廠家質檢章。
2. 核對資料中的規格、數量與實際到貨是否一致,若為分批到貨,需標注每批對應的批次號。
產品標識檢查
1. 每根方管表面需有清晰標識(噴碼或標簽),包含:材質、規格(邊長×壁厚)、長度、鍍鋅廠家代號、生產日期,標識需牢固,不易脫落。
如果需要快速開展驗收工作,要不要我幫你整理一份熱鍍鋅方管現場驗收 checklist 表格?表格會將上述驗收項轉化為可勾選的條目,包含“驗收項目、標準要求、檢測工具、合格判定、備注”,方便你現場逐一核對并記錄,避免遺漏關鍵項。
上一篇:鍍鋅矩形管多少錢一根 | 下一篇:鍍鋅方矩管型號表 |